山大激光晶体研发团队打造瑰丽“水晶宫”
千万年来,自然界中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晶体,金刚石、红宝石、祖母绿等等。十九世纪末,人们才开始尝试探索各种方法来生长晶体,这种由人工方法生长出来的晶体被称为人工晶体。由于能够实现光、电、磁、热、声和力的相互作用和转换,晶体成为电子器件、半导体器件、固体激光器件及各种光学仪器等工业的重要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通信、光学、物理、化学、医学、安检、建筑、军事技术等领域。陶绪堂等晶体材料科研创新团队所在的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恰似一座瑰丽的“水晶宫”。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科研创新团队,以蒋民华院士为学术指导,以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陶绪堂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凝聚了陶绪堂、徐现刚、何京良、张怀金、黄伯标、许心光、胡小波、刘宏、郝霄鹏、崔得良、赵显、王圣来教授等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电材料方向的中青年研究骨干。目前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发展成为我国一个由材料学、凝聚态物理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化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支撑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高科技成果辐射基地。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科研创新团队是一支具有凝集力和归属感的团队。这个团队紧紧围绕着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人工晶体材料探索研究这个基本方向,贯彻“为国民经济服务、为国防建设服务”的方针,把研究工作集中在固态光源所需的激光晶体和宽禁带半导体晶体两方面,并在激光、非线性光学和宽禁带半导体晶体材料和器件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团队在分工明确的同时紧密协作,每一位成员都把团队的工作目标放在首位,以团队为荣。自2008年项目开展以来,该团队承担国家级研究项目经费总额超过5000万元,发表SCI收录论文近200篇,申请和获得国内、国外发明专利85项,取得了突出成绩。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科研创新团队的学术带头人陶绪堂教授曾经在日本学习、工作了十一年,2002年回国。回国后近十年的时间里每天清晨7点,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传达室的师傅都会准时迎来陶绪堂的微笑;晚上10点,送走他离去的背影。斗转星移,他的时间表始终如一。巨大定力来自于一种根深蒂固的情结——用赤诚报效国家。
将陶绪堂教授带入晶体世界的则是蒋民华院士。在蒋民华院士指导下,陶绪堂教授参与开辟从有机—金属配合物中探索非线性光学晶体的新领域,首次生长了二氯氨基硫脲合镉非线性光学晶体,合成并生长了非线性光学效应大、紫外截止波长短的双硫氰酸盐系列晶体,首次在有机晶体MHBA中获得了半导体激光直接倍频紫光输出。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后,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1989年12月,第一届国际有机晶体生长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作为唯一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国代表,27岁的陶绪堂在大会上作了报告,获得各国学者高度评价。1991年,所里推荐他到日本东京农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经过三年刻苦的努力,他通过延伸和电晕极化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在有机高分子非线性光学材料中实现了双折射位相匹配,首次报道了有机金属配合物高分子非线性光学和电致发光复合材料,以第一作者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篇,并获得日本材料学会优秀报告奖。
回国后,陶绪堂教授与课题组一道,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中远红外LiInS2晶体的生长研究,首次采用自行发明的高温高压釜制备了硫化物多晶原料,解决了材料合成中石英管易爆裂的困难,生长了高质量大尺寸的LiInS2单晶;在国际上首次开展了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BaTeMo2O9系列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生长研究,获得了大尺寸高质量的单晶,全面系统的评价了晶体的基本物理性质及电学、光学等性质;基本解决了大尺寸高质量Nd:GGG晶体生长中遇到的一系列技术难题,解决了提拉法生长大尺寸Nd:GGG单晶时遇到的组分挥发,强烈的液流效应和界面翻转,螺旋生长,空心生长和晶体开裂等突出的问题,生长了190毫米高质量的单晶,并对晶体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测试,获得了单片超过4600瓦的平均热容激光输出;设计、合成了多种具有聚集态荧光增强性质的新型化合物,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提出了芴酮类化合物在溶液中容易形成激基复合物的机理。
正如陶绪堂教授所言,“功能晶体材料创新群体中所提到的十几位成员,只是作为晶体材料重点实验室的代表,在这个群体后面,有着老一辈晶体工作者多年勤奋工作积累的科研成果、宝贵经验和良好平台,创新群体要站在重点实验室这个科研高地上去进一步开拓未来。”